我院科研人員爲奉賢區“上海市農民田間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講課
7月30日,我院生態所鄭憲清副研究員應邀爲奉賢區“上海市農民田間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授課。此次培訓班由上海市農民田間學校授牌單位上海資福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上課地點設在奉賢區金彙鎮資福村村委會會議室。課上鄭憲清副研究員針對“稻蚓漁綜合生態種養模式與循環産業技術”重點介紹了稻蚓輪作模式研發的技術背景與實踐意義、稻田蚯蚓養殖技術要點與操作方法、水稻種植期肥藥管理注意事項以及地龍飲片原料加工技術等內容。
參訓學員來自奉賢區金彙鎮梁典、資福和梅園等村的家庭農場主、合作社負責人和種糧大戶等50余人。課後交流中大家認爲授課內容接地氣、技術模式易操作;大家比較關注蚯蚓種源來源和價格,成熟的蚯蚓銷路及收益是否能夠有保障等問題,鄭憲清副研究員也提醒大家要想保證收成和收益,一定要注意水稻種植期間的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品種的選擇和用量的控制。一同講課的奉賢區農技中心的蘇老師認爲這種看上去不如稭稈發電、産油和産酒精等那樣高大上,“傻瓜式”的實用技術,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因爲可以經過簡單的學習和操作就可以帶來較好的收益。是農業部《“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有效落地的技術模式,也體現了上海市農民田間學校以農民爲中心,以田間爲課堂的初衷。